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太极新闻 >庆太极拳成功申遗 目睹深藏功名的花絮
转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题宣传页:左上着红色服装者为陈家沟太极拳第十二代优秀传承人、河南省武术管理中心高级教练、太极拳申遗文本撰写组成员:陈沛菊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20:3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消息公布的一刻,全球太极拳习练者喜气洋洋,欢呼雀跃,热烈庆祝太极拳申遗成功。
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优秀传承人、陈立清长子、原西安市市纪委处级干部原定宇先生,欣喜作诗:
今闻申遗喜成功,
太极传人共沸腾。
雾霾散去乾坤定,
阴阳无极健人生。
沛菊参申撰文本,
陈氏母拳享世名。
太极拳友共传承,
世上众生享和平。
诗中的沛菊,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沛菊老师。
“太极拳申遗成功将极大激发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这意味着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向世界传播过程中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陈沛菊老师接受《河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作为本次河南申报工作小组的专家,她参与并见证了太极拳申遗的整个过程,更知道这份荣誉来之不易。申遗成功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文化和旅游厅持之以恒的努力分不开,凝聚着参与申遗的每一位工作者和太极拳传承人的期待和辛勤努力。
据陈沛菊老师介绍,此次太极拳申报工作从2018年9月18日在北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行的第一次会议开始,到2019年3月29日将申报文本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半年的时间里,开了无数次会议,申报文本也无数次的进行修改。
对文本中有关太极拳的概念、重要价值、核心内容、功能作用、文化意义、社会功能等等重要内容,都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下去思考如何表述,还要按文本各项规定的字数准确撰写文字,常常为了一句话一个词进行认真讨论和反复推敲,为的是能将文本写的更好。专家组的每一位成员深知太极拳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大家不敢有半点大意,每个人都尽心尽责,为申遗能够成功而认真工作。
在太极拳申遗工作期间,河南专家组的老师们,每星期都要去北京参加讨论会并听取各方面专家老师的意见,经常是全天不休息工作,有时至第二天零晨1~2点,寒冷的冬天冒着漫天大雪走回宾馆,有时还要住在北京几天连续修改文本再提交讨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中国太极拳申遗现场,陈沛菊老师和学生的推手照片(十张申报图片之一)
陈沛菊老师常常因为不能有确定的时间,而耽误每星期回家看望老母亲,她愧疚地给哥哥姐姐说:忠孝不能两全。在申遗专家组中,我是唯一的陈氏太极拳传承人,申报文本中有关太极拳概念等内容的文字都将在申遗成功之后对外发布,必须表述准确,我要尽全力做好。2018年10月3日她的脚踝崴伤,经针灸治疗后,第5天水肿和瘀血还没消退,她就打着弹力绷带与撰写组的老师们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一次也没有耽误去北京开会。
陈沛菊老师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系,现任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高级教练。她5岁起就跟父亲陈立宪和姑姑陈立清学习陈氏太极拳,依托家传拳术理论和技术的深厚积淀,将之与现代体育运动理论和训练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太极拳教学和训练方法。近年来,陈沛菊老师更是致力于非遗项目传承基地的建设和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于2011年创办了陈鑫太极拳研修院,培养了一批高水平传承人和青少年后备人才。
“真正的太极拳传承人要有传承精神、传承责任,要用热爱去干这一行。”陈沛菊老师说。
陈沛菊老师的大哥陈沛林和二哥陈沛山都是陈家沟第十二代优秀传承人,人称“陈氏三杰”,他们联手家族理事会会长陈一华老师,与陈立清先师长子原定宇于2018年8月在焦作市、温县两级领导支持下创办了“焦作市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聘请了23名研究员,为做好太极拳的传承发展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陈沛林老师,河南省太极拳协会副主席、第十二代传承人,同时又兼任陈家沟历史文化研究会、家族理事会副会长、传承发展研究会秘书长,为了规范太极拳的传承体系,带领其子陈旭斌(传承发展研究会会长)首创了“陈家沟传承网”,首次把陈氏家族用现代科技记载640多年来的传承脉络。
为了保护太极拳文化传承,陈沛林老师携手陈一华老师,带领其学生们日夜加班制作了陈氏家族电子版大型挂谱,宽7米,高4米,并自动升降,悬挂于景区太极拳祖祠,据说是目前独一无二的最大的电子版家族挂谱。
他还带领乡亲们从东沟打捞古碑九通,并投资20余万元,将六通古碑和陈庚先祖功德纪念碑立于名人陵园加以保护。
这些举措受到文化部门、有关领导和太极拳专家的高度评价。
《中国文物报》专版报道了挖掘古碑并重立保护的重大意义。
著名太极拳专家学者、武术九段、享受国务院津贴李德印,马克思主义研究首席专家学者、享受院士待遇吴潜涛,县领导严双军、任海林在立碑现场考察时与大家合影。
《中国文物报》专版报道了挖掘古碑并重立保护的重大意义。
为培养传承人,组织编写太极拳培训教材,举办培训班和网络函授学习,以申遗成功为契机,发起冬训倡议活动,掀起了庆申遗成功太极拳训练的新高潮。
为弘扬太极拳历文化记载,喜庆太极拳申遗成功,研究会制作了精装裱的“陳鑫太极拳总论、陈王庭长短句”限量版的书法作品(照片见下)。
陈沛山老师,现任九州工业大学教授,32年来工作之余全部用于传播陈氏太极拳,发起的日本陈氏太极拳协会有1000多名会员,倡导成立了国际NPO法人 国际陈氏太极拳联盟并任主席,为世界各地太极拳爱好者搭建起了交流和友谊的平台。
陈沛山老师疫情期间多次举办太极拳免费网络课程,用中、日、英三种语言教学,传授太极拳的拳理和技法。他强调练拳要诚意正心,要自尊自强,他将太极拳导引养生、强身健体,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结合,他立志是要为人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当他得知太极拳申遗成功时,特发来贺信刊发在国内学生的公众号上,以表达祝贺和自豪的心情。他在贺信中写到:
我代表国际陈氏太极拳联盟全体会员热烈祝贺太极拳申遗成功!向家乡亲人和参与申遗活动的各位老师致敬!
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我面向世界各地,多次举行了免费太极拳网上讲座。来自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太极拳爱好者相聚于网上平台,共同练习友好交流。从而见证了太极拳作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健康纽带的强大力量。这次申遗成功将鼓舞我们继续弘扬和发展太极拳文化。
太极拳申遗成功,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太极拳文化被世界认可,真正成为了人类共享的文化项目。对焦作市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来说,更坚定了努力目标,那就是将太极拳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我们迎来了太极拳发展的新阶段,培养更多年轻优秀的太极拳传承人,让每个传承人成为示范者、引领者,让太极拳一代一代传下去,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陈氏三杰表示,让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新时代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携手广大拳友,为保护文化遗产、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焦作市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办公室
感谢国家各相关部门,感谢参与申报工作的专家老师们。